喜盈门·喜悦城
7600元/m²
3室(4) 4室(3) 5室(1)
九江濂溪区十里大道与南山路、濂溪大道合围处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近日召开的房地产行业内部会议透出信息,决策层正在观察、评估现行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一段时间后,若调控效果无明显起色,不排除调整政策的可能。
报道称,“新国五条”出台至今已近两月,市场成交量出现大幅波动,不少城市住房供应量减少,房价上涨压力犹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70个大中城市中67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
恐怕,本次调控房价又走上“越调越高”的老路!
2003-2004年,“18号文”明确房地产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05—2008年,调控降温;2009年紧急救市;2010年至今,调控全面加码……正如大家所见,房价总是越调越高,并且屡试不爽,楼市调控甚至都成了判断房价上涨的风向标、定心丸。
当本次万众瞩目的调控又一次没能让房价回归合理,媒体自然少不了向相关人士“讨个说法”。今年3月,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表示:房地产市场复杂程度高,影响房价变化的因素多,调控的难度很大。但房价是否就是调控调高的?这也要客观分析,政府不断地调控,而房价还在涨,但如果不调控呢?或许房价比现在还高、涨得还快。
看到这段话,编者怕是要站着说些不腰疼的话了:房地产市场调控难度大相信所有人都赞同,但它作为一个政策出台前的已知条件,并不能作为解释房价越调越高的理由。后半部分就更甚了,用“如果”和“或许”这种假设性的成绩来说明房价调控成效,这完全可以认为是一种看似自信实则牵强的变相的自我肯定和推卸责任!事实上,包括政府部门在内,大家都知道房价调控的难处和根源,但凡有思考能力的网民都可以理性看待调控难的问题。只是相关部门如果可以坦诚地将问题摆在台面上表态交流,而不是知而不语、答非所问,这种态度将更能让大家团结在一起。
而关于房价为何屡调屡高,确实需要理性看待。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是房价居高不下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无论是卖地还是税收,房地产行业无疑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大头。因此,中央出台的政策下达到地方,执行起来总是大打折扣。其次在某些方面,部分人还是有理解偏差,政府调控房价并非简单片面地出于让房价下降这个目的,而是要保持房价的平稳,甚或缓慢上涨,这才有了多个地方政府出台的调控目标是不超过CPI`的涨幅,只是这个度的把握难度非常大,因为市场总是风云变幻的。在此基础又要保证地方经济不滑坡,这才是房地产调控的难度所在。
为什么说房价屡调屡高,但仍要屡高屡调呢?业内人士所言是也:今天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不是由简单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今天的中国楼市充分反映了资本、金融、土地、税收、行政管理等诸多要素的影响。说中国楼市绑架了中国经济一点都不过分,“政府垄断土地—土地升值—加大房地产投资—房价上涨—土地升值”,这一循环模式反映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更决定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政府调控的循环中。如果撒手宏观调控,致使房地产崩盘,那将是中国经济的灭顶之灾。
本稿件为住在九江网独家原创稿件,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引用或转载时应注明“来源:住在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