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盈门·喜悦城
7600元/m²
3室(4) 4室(3) 5室(1)
九江濂溪区十里大道与南山路、濂溪大道合围处
从2005年启动保障性住房政策开始,几年间,从多数人未听闻保障房政策到它家喻户晓、从一年几百套的建设量到数万套的建设量,九江保障房建设也算是星星之火开始燎原。截止2011年底,全市累计投入资金72.6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608万平方米,88342套。2012年,江西省计划建设30万套保障房,其中九江市84000多套,占全省总量的近三分之一。而“十二五”时期,九江市计划用3年时间,兴建10万套公租房,解决40万人的住房需求。这也意味着到“十二五”期末,全市保障房的覆盖面将达到30%。
近期有地方政府将保障房成交纳入楼市行情统计,房价“稳中有降”态势明显。也导致很多人认为,保障房建设数量的持续增加,肯定会冲击房地产行业,引来房价下降。其实未必,指望保障房建设降低九江房价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低收入者本身就不是商品房的供给目标
任志强说:商品房给中高收入者住,我不考虑穷人。我只惊叹于任总的直白,并不认为他说的完全没有道理,至少这代表了目前开发商真实的心理现状。穷人买不起房怪房价暴利这是很单一、片面的思想。在商品房小区开发的至始至终,就没有存在过一定要让穷人买得起的这个思考。房地产是个特殊的产业,并不能等同于其他产品,买不起LV还可以买地摊货,但商品房的地价呢?成本呢?质量呢?要是可以随意建设“楼沉沉”500元每平米出售,你敢住吗?换种说法,就算房价降到合理水平,很大一部分低收入者还是买不起房的,因此,商品房没有解决低收入者住房的初衷。
于是,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出现是极其合理的,它才是保障穷人有房住的法宝。只不过在商品房价格限制低收入者购买的同时,保障房严格的申请条件也同样让很多人杵在门外。可见,在贫富差距两层分化较严重的情况下,商品房和保障房的购买人群基本上是不重叠的。既然市场需求人群不冲突,凭借保障房就很难撼动房价。
过度建设保障房 土地资源显尴尬
日前,各地专家纷纷表示,土地资源的稀缺将成为保障房建设的最大限制。不仅仅是如此,过度建设保障房导致土地资源紧张,这也直接会影响到商品房的市场情况。
首先土地资源稀缺而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不减。中国地方财政现状决定了土地出让金是什么样的地位。包括保障房建设在内的各种工程等等,都需要土地出让金的支撑。土地出让金若上涨可能直接助推房价上涨;或者减低开发商对商品房的投入建设的热情,市场供求关系得到干预,房源库存将会急剧减少,对于在售房源来说,可算是松了一口气。即使不能借机涨价,也能增强应对外界冲击的抵抗力。
况且,目前保障房的数量还不多,或许若干年后保障房数量占商品房比例增大,宽松保障房申请的限制条件,同时提升保障房质量和居住环境的情况下,保障房是会波动房价的。从长远看,保障房仅仅是减少刚需对商品房的依赖,减弱投资性需求。但综上所述,保障房建设根本不可能成为政府或者民众祈望降低九江房价的依托。
本稿件为住在九江网独家原创稿件,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引用或转载时应注明“来源:住在九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