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盈门·喜悦城
7600元/m²
3室(4) 4室(3) 5室(1)
九江濂溪区十里大道与南山路、濂溪大道合围处
成都开发商望眼欲穿盼来的黄金周,并没获得预期效果,这无疑给进入“银十”的成都楼市当头一棒。然而,在楼市清冷的背后,成都土地市场却相当活跃。据四川中原的调查显示,从10月1日至14日,成都国土部门公布出让土地量高达1835亩,相当于1至9月期间,成都主城区土地市场供应总量一半以上。分析人士指出,受政策调控影响,目前土地出让价相对较低,正是开发商“存量”的好时机。
14天成都新推土地1835亩
来自四川中原的数据显示,“金九”期间,成都主城区新增商品住宅13870套,新增商品住宅面积为145.52万平方米。新增商品住宅数量和面积,较上月分别增长了62.9%和71.2%。然而,猛增的商品住宅量,并没点燃购房者的激情。据介绍,9月,成都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量才5068套,成交面积仅48.11万平方米。这也再一次证明,成都楼市的购买人群,依然以刚需为主。
记者注意到,9月,成都土地市场与成都楼市一样冷清。这种相对冷清的局面,延续到10月发生了转折。来自四川中原的数据显示,仅10月1日至14日,成都国土部门公布的出让土地量高达1835亩。其中,主城区土地供应量为192亩;成都城郊区、市、县供应量为1642.78亩。而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至9月期间,成都主城区土地供应也才3390.04亩。
地价下滑楼面均价1066元/平方米
据相关媒体报道,前三季度,全国130个城市土地成交楼面均价为1066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7%;住宅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1499元/平方米,同比下跌11%。
从各个具体月份来看,前9月除了7月份和8月份,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高于去年同期外,其余月份皆低于去年同期。作为西部重镇的成都土地市场,与其它城市土地市场一样,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不少地块出现了起拍价成交。因此,此前有分析人士认为,因国家对楼市宏观调控不断加码,成都楼市冷清的背后,必然导致土地市场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沉寂。孰料,自10月1日来,成都土地供应量却出现了爆发期。
两宗地块可能引发新一轮抢地“厮杀”
在10月份新推的土地中,攀成钢地块无疑是颗耀眼的“明星”。作为成都未来重点打造的核心商区,9月30日,成都国土局发布土地拍卖公告,攀成钢板块内3号宗地与17号宗地,同时在11月4日走上拍卖台,两幅二类居住用地起拍总价高达11.63亿元。近两年,攀成钢片区在信和、新鸿基、仁恒置地、绿地等著名开发商入驻后备受成都楼市业界关注,同时知名房企的抱团效应让攀成钢板块成为了成都楼市高端项目聚集地。
根据规划,攀成钢板块将打造为“一心三区”,一心为中部金融商业区,将形成集融合金融、商务、商业、酒店、公寓、住宅及公园于一体的城市复合型中心,如此规划蓝图让众多开发商争先抢滩攀成钢。
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07年,信和置业以41.38亿元天价,从攀成钢片区中摘去366亩的净用地。紧接着,新鸿基地产以1200万元/亩,总价31亿元拿下该板块约259亩地块,拉开了房企攀成钢抢地战。随后,2009年,仁恒置地以总价19.64亿元竞得该板块一宗面积为178亩地块。此后,区域内楼面地价不断被刷新,2010年10月,内蒙古伊泰更是将攀成钢14号地块楼面地价推高至7600元/平方米天价,最终以2026万元/亩,总价16.38亿元拿下该地,一举刷新了成都新“地王”
纪录。相信即使在成都楼市相对冷清的背景下,依然会引发品牌开发商对攀成钢推出的这两宗地展开新一轮“厮杀”。
冷热不均市场内冷外热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四季度伊始,成都土地市场就出现了集中放量现象?四川中原地产营运总监何涛认为,这与政府对土地的供应计划有关。
据他介绍,1至9月期间,成都土地市场虽然也出现了集中放量现象,但是,这些走进市场的土地,大部分以商业为主,住宅用地相对有限。到了年底,加上目前楼市进入了传统旺季,政府因此需要按计划,把本年度应该供应的土地推向市场,这就出现了短期内土地市场“升温”现象。
而记者也观察到,10月期间,成都土地放量区域主要集中在成都城郊,比如,郫县、新都、龙泉等地,大部分地块为数十亩,而上百亩的地块也不在少数。而今年,成都土地拍卖呈现出高起始价、低溢价率出让特点。特别是主城区热门地块,土地成交都是以很低溢价率甚至是零溢价成交。而郊县地块却表现抢眼,溢价率屡创新高,其中5月31日邛崃市小北街东侧、善政路北侧5.4亩地块拍出750万/亩的天价,溢价率高达188.5%,令不少业内人士惊叹。
从近期全国土地市场来看,万科、保利、金地、中海等上市房企,为未来发展需要而做新增土地储备投资,将近百亿资金“砸向”土地市场,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一线房企抄底抢地”。何涛因此认为,当前,尤其是在楼市相对冷清的背景下,土地市场价格已经非常“温柔”,正是开发商抢占土地市场,为明年“屯粮”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