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盈门·喜悦城
7600元/m²
3室(4) 4室(3) 5室(1)
九江濂溪区十里大道与南山路、濂溪大道合围处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不寻常的一年。
在本次两会的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在疫情影响下,对于今年房地产,发展的理念的方向发生了微妙变化。
首先,在报告2019年成绩方面,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内容只字不提,可见对去年楼市的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去年楼市比较稳定,调控机制已经比较完善。
关于今年的部署,先来看看原文,关于房地产部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
2、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01
六保优先,未提GDP增速目标
2020年,罕见地没有设定经济增速目标。这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正如报告所说:
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六稳说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可见,相比经济增速,稳就业和保民生是第一位的。既然淡化GDP,刺激房地产就失去迫切性。
02
降息,在路上!
关于今年降息的问题,报告也明确提到了,一定会有!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这说明,货币政策仍有扩张空间,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03
再提房住不炒,未提房地产税
这一次,报告再提“房住不炒”。
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重提“房住不炒”,就意味着即便今年疫情再严重,房地产受到的冲击再大,调控依然会继续,稳定市场依然是导向。
再次明确“因城施策”,这意味着,对于楼市调控,地方政府有了一定自主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各地可以随意松绑调控,毕竟“房住不炒”是大原则,“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是基本要求。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思不难理解,今年房地产发展目标依然是“稳”字当头。
此外,关于最近讨论得沸沸扬扬的“房地产税”并没有提,也就是说短期不会落地了。
04
“城市群”与“城镇化”
对于房地产没提几句,但是这次报告对于“城市群”和“城镇化”却浓墨重彩。
1、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2、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3、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
4、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
5、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
6、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完善便民设施,让城市更宜业宜居”这种提法过去比较少见,一方面,说明城市发展不再局限于房地产建设,而更强调宜居性,包括旧改、公共设施强化等。另一方面,对房地产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会在城市绿化、新基建、公共医疗卫生等方面发力。
本次报告第一次为老旧小区改造定了一个具体目标。
去年,关于这个方面仅仅提了一个方向——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健全便民市场、便利店、步行街、停车场等生活服务设施。(2019年论述)
但是,今年直接定了一个3.9万个具体目标,全国需要改造的小区约16万个,今年改造计划就占了四分之一。这也意味着,旧改正在加速。
但其实,不管政策如何变化,一切以自身需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