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盈门·喜悦城
7600元/m²
3室(4) 4室(3) 5室(1)
九江濂溪区十里大道与南山路、濂溪大道合围处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今年楼市调控前10个月共482次,相比2018年同期上涨超过20%。刚刚过去的10月更是如此。
10月楼市人才、公积金、租赁等政策井喷,单月楼市调控67次!平均一天两次!从这频率次数可以完美感受到楼市暗流涌动下那颗躁动不安的心,试探试探再试探。
但是更加出人意料的是昨日(11月5日),央行突然宣布“降息”!颇有种给了颗甜枣的感觉,真的是一剂快准狠的良药。
当日(11月5日)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4000亿元,与当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为3.25%,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
这通操作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上证指数盘中一度站上3000点;上证50指数创近21个月内新高,上证50指数快速高涨近1%;国债期货也应声飙升,其中10年期主力合约最猛,从盘初下跌0.18%到最多大涨0.41%!
央行“降息”释放了什么信号?楼市是否将迎来破局?
什么是MLF?和LPR的关系?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MLF?和LPR的关系?
MLF全称中期借贷便利,由央行在2014年创设,是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目的是补充基础货币。
直白的说,就是央行借钱给商业银行,将资金投放到市场,使实体经济获得更多低成本资金,降低融资成本。
因此,MLF利率如果下调,意味着央行再贷款的利率降低了,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成本也降低了,从而促进贷款回升。
对于LPR而言,MLF是其定价基础,当1年期的MLF利率下行,LPR也会跟着下调,紧随其后的,就是房贷利率的下降!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在完善LPR形成机制,实现贷款利率的换锚后,降低MLF利率可以促进实体经济贷款利率的下调,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MLF利率下降就是降息。
房贷利率要降?
这是不是意味着房贷利率会有明显降低呢?虽然从完善LPR机制、推广LPR基准,到现在MLF小幅下调,每一步都走得稳稳的。但是要知道昨天的地产股并没什么动静。
这类金融类动向,股市永远走在前列。0.05%的降息,更多是象征性向市场传递一下信号,我们是要引导市场利率向下的,以此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不出意外,11月20日的LPR大概率还会下调,但是指望它下调很多是不太可能的,估计还是一点蚊子腿,下调个5基点意思一下。
希望与失望并存
就跟上个月风风雨雨的“松绑”一样,先是释放消息,随后官方辟谣,反反复复的。准确来说,还是试探试探再试探。每一轮消息出来,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据统计,9月以来,有超过30个城市对外发布了各种人才引入政策;2019年以来,全国有超过150城发布了各种人才政策,与2018年同期相比,数量上涨超过40%。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南三亚的人才新政。
全日制大专以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在三亚实际工作满一年,且缴纳一年社保及个税的,可在海南省购买一套房产。实际引进并在三亚工作但尚未落户的急需紧缺人才,其家庭成员均在海南无房的,本人可申请购买1套住房。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海南,一直是全面遏制房地产的热潮的,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也实实在在的让海南楼市低调不少。
今年1~8月,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30.7%,商品房销售面积降低-52%、房地产销售额降低-48.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滑-4.6%,而卖地收入下滑-9%。
对此,有关方面回应称:海南省出台的有关人才住房系列政策的实施细则,与海南省相关文件精神和规定是保持一致的,三亚并没有突破限购界限。
试探有效吗?
诚然上述的政策的目的虽然都是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政策也确实降低了当地的购房门槛。
前不久九江也公布了自己的人才新政。高层次人才以实际缴纳首套住房的契税为标准,补贴最多不超过3万元。首辆家用轿车实际缴纳的车辆购置税金额确定,补贴最多不超过5万元。
2018年6月14日(九字〔2018〕16号文件印发日)及之后新引进的全日制大专(包括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及以上毕业生在(九江)企业工作一年以上的人才。以申请人实际缴纳首套住房的契税为标准,最多不超过3万元。已享受安家费的高层次人才,不再重复享受购房补贴。
九江人才新政:新引进高层次人才首辆家用轿车可申请补贴
申报时间:实行集中申报,一年一次。每年11月份由用人单位收集好申报材料,于11月底之前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补贴标准:按照申请人首辆家用轿车实际缴纳的车辆购置税金额确定,最多不超过5万元。
我们必须承认“抢人大战”的正当性和紧迫性。无论是放宽落户门槛,还是直接赋予特定人群以购房资格,都相当于在限购围墙上打开了缺口。可以说,抢人才是真,托楼市也是真。
房价还会起来吗?
但这一次的风向,真的能把房价吹起来吗?
首先,降低楼市的准入门槛肯定会对市场释放出一个积极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观望中的购房者,释放出压抑的刚性需求。尤其是在临近年底,开发商冲刺业绩,降低库存之时,政策的积极信号与市场方形成合力,将会极大提高市场的活跃度。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出现的“宽松”都具备这样两个共同的特点:
1、 不提楼市调控,只说人才引进,通过政策迂回来减少舆论压力。
2、 重点城市都调控都分区域进行,如天津的科技园区和南京的高淳、六合
这说明了什么?
中央“房住不炒”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悬在所有地方楼市的头上,没有哪个城市敢于违反调控的主基调,只能通过侧面的、小面积的微调来逐步试探中央划定的楼市温度的底线。
换句话说,短期内,全面的调控宽松是不可能出现的。
一旦有哪个城市房价波动太大,去年的三亚和今年的苏州,就是前车之鉴。那些还在期待楼市快速升温的人,恐怕该清醒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