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盈门·喜悦城
7600元/m²
3室(4) 4室(3) 5室(1)
九江濂溪区十里大道与南山路、濂溪大道合围处
尽管身处调控高压下,但众多房企对于未来的房价问题仍然讳莫如深,年报中难寻"降价"字眼。
层层楼市调控之下,市场分化迹象愈加明显。近期上市房企陆续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包括“万保招金”在内的规模房企,在销售业绩上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尤其表现在销售金额上,较去年同期相比,均达到或超过50%以上的增长幅度。
但和大型房企相比,像嘉凯城、莱茵置业这些中小房企的业绩则开始转向,营业收入增幅缓慢甚至出现降幅,嘉凯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达到98.4%。
对于当前的楼市,上市房企的中报中都提到,政策叠加效应已经使得房价增幅放缓,对下半年的情况表现出谨慎乐观的态度,而融资难问题也成为各大开发商的普遍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身处调控高压下,但众多房企对于未来的房价问题仍然讳莫如深,年报中难寻“降价”字眼。
规模房企业绩大增
万科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565.5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5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7%和78.6%。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万科表示,这得益于公司继续坚持面向自住需求、以中小户型普通住宅为主的主流产品定位,贯彻快速周转策略,以销售速度作为销售工作的主要控制指标,同时公司在售产品以装修房为主,受到自住客户欢迎,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不独万科,与一季度报告相比,保利地产、招商地产和金地集团的中报也均是飘红。数据显示,保利地产2011年1-6月公司实现签约面积340.9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64%;实现签约金额394.58亿元,同比增长81.38%。招商地产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41.58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金额68.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和62%。金地集团上半年的累计实现签约面积和累计签约金额的同比增幅则分别达到67.8%和109.3%。
与此同时,在港上市的规模房企,其半年业绩也有不俗的表现。碧桂园今年前六个月,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15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34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64%及42%。雅居乐宣布集团上半年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157亿元,同比增长约50%;合约销售面积约为1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38%。“下半年将会有更多新项目陆续推出,集团将继续保持良好的销售进度,对于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雅居乐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地产集团宣布,2011年上半年,集团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423.2亿元,完成全年合约销售目标的60.5%,较上年同期增长101.7%,销售额仅次于万科超过保利。
中小房企业绩分化下滑
有人得意,也有人失意。据媒体报道,7月底前披露了上半年市场预报的58家上市企业中,也有超过65%的企业预减。只有20家预增,其余38家预减或亏损。而在这部分业绩下滑的企业中,中小型开发商首当其冲。
卧龙地产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7.14%,营业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28.77%。“营业利润下降的原因在于结转收入的房产类型不同,去年结转的商业地产比重较高,而今年主要以住宅为主。”卧龙地产表示。
莱茵置业的公告也显示,上半年公司合并范围内各项目商品房合同成交额4.17亿元,商品房销售回笼4.72亿元,回笼额较上年同期的5.7亿元下降0.98亿元。而嘉凯城业绩下滑更为明显,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7.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729万元。这两项数据指标,与去年同期的35.32亿元和4.53亿元相比,降幅分别达到21.6%和98.4%。“上半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本年度可结算的大部分项目集中在下半年竣工,随着这些项目陆续竣工并转入结算,预计下半年的结算收入和营业收入相比上半年有较大增长。”嘉凯城中报认为。
与此同时,包括首开股份、津滨发展在内的上市房企,也均发布了业绩预减公告。
资金趋紧成共识
对于下半年的楼市调控,此前,包括央行、银监会等部委均已表态不会放松,近日外汇管理局也下发通知,明确规定,暂不受理境内房地产企业为其境外子公司在境外发行债券提供对外担保的申请。这意味着,自今年初以来,上市房企通过在海外发债、信托担保等形式掀起的海外融资潮开始被叫停,房企“钱途”进一步遭遇封堵。
事实上,各大上市房企的中报中,也流露出对资金问题的担忧,甚至提出风险警示。招商地产中报认为,当前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均面临了较大的压力,融资环境也日益紧张,多数企业放缓了扩张的步伐。存货积压、现金流紧张、负债率攀升成为房企的普遍现象。公司将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筹划有息债务的币种期限结构,控制债务综合成本,保证公司经营和发展的资金需求。
北京城建和嘉凯城的半年报在阐述未来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时,均提到由于受到政策调控影响,公司定向增发工作未能具体实施,银行收缩房地产企业贷款导致公司融资成本增加。
而“调控政策趋严不放松”也成为上市房企对市场走势的普遍判断。
招商地产中报指出,房地产调控已成为常态,调控政策必将延续。随着下半年市场供应量大幅增长,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卧龙地产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宏观调控政策有进一步从严的趋势并将持续较长时间,公司如不能适应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则有可能对公司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此前,对于已持续近一年半的楼市调控,业内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将会出现房价拐点,开发商会“以价换量”求生存,而近期北京郊区部分楼盘的房价,也开始松动促销。但记者发现,在此次众多上市房企的中报中,却并未提及未来的房价问题,难寻“降价促销”的字眼,未来的经营策略,更多仍是集中在如何加强内部管理以及向二三线城市新项目和商业地产转型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