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盈门·喜悦城
7600元/m²
3室(4) 4室(3) 5室(1)
九江濂溪区十里大道与南山路、濂溪大道合围处
丁官路位于九江市浔阳区,东西向,环城路至双峰路,长369米,宽10米,路的中段北连梅绽坡,南接莲花池路,坐落于繁华商业区内。
丁官路是一条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马路,普通到连许多老九江都不知道它名称的由来,今天就来谈谈这条丁官路的前世今生。
说起丁官路,就要和清代那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说起。
1853年,太平军打下南京,正式建立政权之后,开始向长江上游发动西征,陆续打下安庆,九江,武昌等据点,构筑起了太平天国的长江沿岸防线。由于九江城乃长江重要要塞,故太平天国挑选了精锐部队——两广兵近20000人守卫,而守将则是检点林启荣。
林启荣是太平天国中极为难得的将才,其驻扎九江后,立刻开始整顿防务,修炮台加工事,由于其军事才干极其出色,1855年1月和8月,九江守军连续挫败湘军两次围攻,曾国藩甚至在湖口被石达开打得大败欲投湖自尽(后被救上来)。
而在林启荣手下有一个得力干将叫丁太洋(又称丁太阳),当时就率军驻扎在现在的丁官路附近,由于丁太洋治军严明,对市民秋毫不犯,在太平军占领九江的六年间,他们甚至经常利用闲暇之余对市民进行各种帮助,从而受到大家的拥戴,后来百姓便将他驻扎部队的地方称为“丁官营”。
不过丁太洋晚节不保,同治四年(1865)他率部由江西转战福建后在汀州降清,同治七年(1868)被左宗棠以“冒销钱粮军饷”之罪参奏,次年被斩于军前。
当时“丁官营”的范围包括如今的新华书店、浔阳路、浔阳区文化馆等。1928年,这里又修了一条宽为6米的马路,按照当地百姓的习惯称谓,命名为丁官路。
如今的丁官路早已不见了当时的历史烟尘,每天从早到晚都是那么的热闹,道路两边的饭馆、小吃店、副食店、美发店、学校,毗邻相间,见证着九江的沧桑巨变。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这就是印象中丁官路的味道。
文:远帆
本稿件为住在九江网独家原创稿件,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引用或转载时应注明“来源:住在九江网”。